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自闭症

自闭症家庭干预存在的误区

时间:2021-12-01 阅读量: 分享: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因为孩子患有先天性自闭症,家庭矛盾频发,选择抛弃孩子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无奈就医。无论是对于单个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责任与人情之间的“约束”在这里尤为明显。在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家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首当其冲。
自闭症家庭干预存在的误区
 
  目前我国自闭症患者远超百万,这也意味着有超过百万的家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国内康复教育体系尚处于建设初期,专业培训教育单位和机构稀缺,无办法寻求治疗是普遍现象。面对现实的困境,如果患者家属能够掌握好培训教育的手段,把教育孩子的心态调整到最好,就会省去很多麻烦。对此最好的建议是,家长要面对现实,充分认识到很多误解的存在,并克服和纠正。
 
  家庭教育中的四个误区:
 
  (1)忽视早发症状,错过治疗时机。
 
  一开始,大部分家长认为自闭症是因为和孩子缺乏沟通,甚至认为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忽视了对他们的语言教育。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障碍,具体原因不明,更多时候可能与遗传有关。可以说,自闭症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而来,并将伴随他们一生。
 
  ②认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是阶段性的,教育准备不足。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经过半年、一年、两年的治疗就会康复,可以上正规学校。事实是,自闭症和其他疾病一样,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是无法治愈的。一旦患者被诊断为自闭症,干预将伴随他一生。只是因为个体因素不同,干预的力度也会有差异,绝不是阶段性干预后就可以“坐以待毙、放松身心”的。
 
  ③没有意识到干预训练需要随时随地进行,付出了绝对的耐心和毅力。
 
  很多家长在面对老师的时候,认为教育只是在机构和学校,回家后可以不用培训就可以放松,这是大错特错!正确的方法是醒来就开始训练。不管面对的是谁的孩子,你都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随时随地进行。
 
  ④过于注重训练的形式效果,而忽略了训练背后的意义和目标。
 
  我们应该知道,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混淆手段和目标。自闭症儿童的最终培养目标是提高社交能力,这需要大量的教育辅助手段和各种方法,比如教孩子画三角形,不是把三角形画好,而是在画三角形的过程中提高社交能力和水平,对他们积极的社交表达认可和肯定。但是,有些家长把目标和手段混为一谈,认为三角形应该正式、正常地画出来,就像正常学校里没有障碍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刚开始培训的家长在这方面可能会有很大的问题,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家长多加注意。
 
  目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就是经颅磁刺激仪治疗,这是一种对于治疗自闭症比较有效的仪器,并且经颅磁刺激仪的治疗效果比传统的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的效果都要好一点,它是采用的纯物理的治疗方式,是不会有副作用的,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在使用这种仪器治疗自闭症。
 
  若是家长觉得每次都去医院治疗不方便,也可以选择使用择思达斯家用版的经颅磁刺激仪,它不仅不仅小巧方便,而且是在家就能自主治疗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也是没有区别的,也不需要家长再带着孩子次次跑医院。